首页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历史 在大成讲坛,讲出你的精彩!

作品简介:

一般认为,清朝皇帝骄傲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积弱、封闭、停滞,以至于落后挨打。深入发掘史料,多角度对比佐证,发现清朝并未闭关锁国。当时,中国与日本的贸易持续而稳定;清圣祖向西方传教士学习西洋科学知识;民间有人仿造西洋火器,玉米、烟草、眼镜等外来物开始进入中国,在清前期已普及。据此,清朝实行的外贸政策是有管理的开放,并非闭关锁国。

更多
收起
正谦
其他文集 更多>>
540333人阅读
386734人阅读
第1章 清朝闭关锁国之旧说
1.论十四至十九世纪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徐明德
<正> 一、讨论闭关锁国政策的重要性明清时期(公元1368-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嘉靖年间(1522--1566年)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科技文化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自明清之际(十七世纪)以后,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欧各国,究其原因,与明清两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有密切的...     详情>>
来源:《海交史研究》 1995年第01期 作者:徐明德
2.清代闭关锁国政策述评
常霞
18世纪上半叶,由于西方殖民主义列强入侵,对中国主权形成严重威胁,而清王朝的对外政策逐渐走向力图禁绝一切中外交往的闭关锁国之路,使中国被隔绝于世界之外,从而错过了与世界同步发展的近代化历程。     详情>>
来源:《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03期 作者:常霞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探究
刘松;李文才
<正>清代,东西方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以前,中国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而此以后,却逐步变成落后了。其由先进到落后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清政府执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灾难,直到近代它的阴魂还未彻底消散,有时还会影响到我们民族的前进。所以,研究弄清这一时...     详情>>
来源:《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9年第08期 作者:刘松;李文才
4.从禁海到闭关锁国——试论明清两代海外贸易制度的演变
尚畅
"闭关锁国"政策由来以久,最早应追溯到明初时期的海禁政策,在此的三百多年间,历代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对海外贸易采取了不同的政策,经过一段曲折漫长的演变过程,最终导致了整个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衰退陨落,也改变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方向。     详情>>
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 2007年第10期 作者:尚畅
5.分析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的不利影响
赵萍
闭关锁国的政策自明代起而在清朝尤甚,清朝中期以后,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究其原因在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力量的崛起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直接制约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将就清朝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     详情>>
来源:《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06期 作者:赵萍
第2章 新论:清朝并未“闭关锁国”
1.试论清代并非闭关锁国
郭蕴静
<正>清王朝执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这是史学界中长期存在的一种见解,其根据则是清政府改多口通商为一口通商,以及相继颁布了限制外商的条款和章程。殊不知这样的结论和根据,既冤枉了清朝统治者,又为侵略者开脱了罪责。因为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一八四○年前的清王朝并非闭关锁国。     详情>>
来源:《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三辑)》 1987年第期 作者:郭蕴静
2.清前期的有限开放——以贸易关系为中心
赵轶峰
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清代中国所面对的世界形势,比明代中国所面临的更为复杂。清前期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问题,虽经学术界长期讨论,尚多分歧。通过对曾被视为清代中国封闭性突出表征的若干历史节点进行分析,作者指出,清初海禁、迁海政策是以军事战略为主要出发点的政策,非以遏止对外贸易为目的...     详情>>
来源:《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5年第06期 作者:赵轶峰
3.清初闭关锁国政策再探讨
陈为
中国封建社会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遥遥领先于世界前列,这种辉煌与发达铸就了中华民族强大的自尊与骄傲。鸦片战争后,当中国从世界发达国家的名单中消失之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思,造成近代中国落伍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一般认为,是清朝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事实上,造成近代中国落...     详情>>
来源:《文教资料》 2007年第21期 作者:陈为
4.关于“闭关锁国”和“世界工厂”两个提法的商榷
杨樾
在对外经贸宣传中,“闭关锁国”和“世界工厂”的提法值得商榷。新中国根本没有实行过“闭关锁国”的政策,即使在鸦片战争前的清朝,也没有实行过“闭关锁国”的政策,不能把某一时期、某种程度的闭关自守同“闭关锁国”混为一谈。“世界工厂”是指19世纪中叶前后的英国,1850年英国的工业产品有...     详情>>
来源:《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年第01期 作者:杨樾
5.浅谈“隆庆开关”与“闭关锁国”
苏原
明代中后期,自"隆庆开关"后,允许私人贸易合法存在,出现了比较开放的局面,与清代中期的"闭关锁国"形成鲜明对比。明代引进《坤舆万国全图》等史实,则反映了明代对外交流的活跃;而清代乾隆拒绝马噶尔尼的通商要求,清末顽固派对外来技术的排斥,则反映了清代对外交流的消极与被动。     详情>>
来源:《新课程(中学)》 2019年第02期 作者:苏原
6.明清政府是否都实行着“闭关锁国”的外贸政策?
明清政府是否都实行着“闭关锁国”的外贸政策?这个问题近年争论激烈。主要有三种主张。一、明清政府都执行着“闭关锁关”的外贸政策,这也是学术界的传统主张。二、明清政府都执行的是一种严格管理的开海贸易政策。三、清政府对外商不是“闭关”的,但严格限制中国商人...     详情>>
来源:《教学与研究》 1994年第05期 作者:
第3章 证据一:中日贸易之兴盛
1.清朝商船与中日文化交流
马春兰
江户幕府严禁日本人出国,偷渡出国者死罪,因此形成了清朝商船定期开往日本进行贸易的特殊时期。本文以清朝商船为媒介,通过研究日本人接触中国商人、汉文书籍的受容、僧侣的东渡、日本漂流民,发现日本虽然处于锁国时期,却没锁住日本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热情,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方面一直显示...     详情>>
来源:《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 作者:马春兰
2.1871年以前清朝与“互市国”日本的关系
廖敏淑
<正>在1871年的中日修好条规及通商章程缔结之前,清朝与日本之间并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是通过中国商船到长崎进行的贸易,两国之间维持着通商关系,因此清朝将日本视为"互市诸国"之一。     详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7年第期 作者:廖敏淑
3.清朝商人与江户时期中日文化交流
高薇
以清朝商人为主体的中日贸易为江户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涂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满足了彼此的物质需求,而且延续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清朝商人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成为江户幕府与官员的询问对象和民间文化交流的媒介,同时在输入汉籍、传承文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把握清朝商人所发挥的重要作...     详情>>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7年第02期 作者:高薇
4.17世纪中日两国闭关锁国政策中的开放性
李晓燕
17世纪,中日在对外关系方面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史学界对这项政策具有的封闭性研究较多,却往往忽视了它所蕴涵的另一项特性--开放性。中国"闭关"政策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中外贸易,尤其是中日民间贸易屡禁不止,两国贸易往来事实上成为"公开的秘密"。日本"锁国"政策的开放性主要...     详情>>
来源:《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03期 作者:李晓燕
5.17世纪锁国体制下中日民间贸易兴盛原因探究
李晓燕
1 7世纪 ,中日两国分别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两国的官方贸易完全停滞 ,但民间贸易却兴盛不衰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是锁国政策与中国区域社会利益的矛盾 ,中国东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对市场的需求以及日本江户幕府对中国商船去日贸易的鼓励等。     详情>>
来源:《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02期 作者:李晓燕
6.17世纪闭关锁国体制下中日民间贸易探究
李晓燕
17世纪,中日两国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官方贸易几乎完全停滞,民间贸易却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此期,中日民间贸易主要表现为商船往来与货物交流两种形式。繁荣的民间贸易对两国社会文化,尤其是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详情>>
来源:《天中学刊》 2009年第03期 作者:李晓燕
7.闭关锁国时期日本对清商的政策
湛贵成
近年来,随着国家清史编纂工程的深入开展,有关清史研究的一些新问题随之涌现并得到学术界的重视。由于大量中日文档案及新文献资料的被查阅被发掘,使得重新审视清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的重要性凸现。为此,我们特意约请了四位专家学者,分别对清代中日关系史的开端问题、闭关锁国时期日本对清商的政...     详情>>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8年第02期 作者:湛贵成
第4章 证据二:西洋火器在中国
1.戴梓仿造西洋火器
李斌;张江华
已有的研究曾认为戴梓所造"连珠火铳"是近世机枪的鼻祖,近年始有人提出疑问。本文据文献资料,考证了戴梓在火器研制方面的主要工作,成功地仿造了当时西方传来的几种火器,其西洋火器之学源流有绪。     详情>>
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3年第04期 作者:李斌;张江华
2.中国疆域底定视域下的西洋火器之海上传入及使用
于逢春
明朝水军于16世纪20年代开始打捞与大量仿制从海上传来的佛郎机铳。17世纪初期开始的明金(清)之战中,明军一度取得火器优势。1631年后金仿造红衣大炮成功,加之投附明将携带的巨量火器,使皇太极得以组建一支强大的炮兵劲旅,完全掌握了明清战争主动权。定鼎中原后,康熙帝利用西洋火器北抗沙俄、...     详情>>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第11期 作者:于逢春
3.西洋火器引入与徐光启对外新观念
初晓波
明末名臣徐光启受到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的深刻影响,为了明王朝与清朝的战争获得胜利,在澳门葡萄牙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成功推动了从澳门引入先进西洋火器。与此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新式作战工具所带来的对传统冷兵器时代战争观的颠覆性变革,阐发了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崭新的进攻与防御思想。...     详情>>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2009年第04期 作者:初晓波
4.澳门与明末引进西洋火器技术之关系述论
李巨澜
明末 ,为抵御满洲贵族的军事入侵 ,徐光启等人倡导并主持了引进先进西洋火器技术的运动 ,而澳门作为西方先进火器技术的输出地 ,其地位的特殊性对中国学习西方火器技术产生了双重影响。     详情>>
来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 1999年第05期 作者:李巨澜
5.西洋火器在明季军事生活中的实施
陈静
<正> 明正德年间,也就是明政权内外危机总爆发的前夕,西欧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的殖民者,便把他们的侵略魔爪伸向我国的东南沿海。在反对西方资本主义殖民者的斗争过程中,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特别是西洋的火器,就被中国人所认识。由此“师夷长技以刺夷”的战略方针和措施,也就不再是...     详情>>
来源:《中州学刊》 1987年第03期 作者:陈静
第5章 证据三:玉米、烟草、眼镜进入中国
1.玉米何时传入中国?
梁宁森
<正> 玉米,俗称玉蜀黍、御麦、番麦、“西天麦”。是7000年前居住在现墨西哥城附近高原上的印第安人培植的,当时的玉米雌穗只有铅笔头那么大,仅10余颗玉米粒。到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玉米种植已从中、美洲向北传到五大湖地区了。玉米使第一批新英格兰和佛吉尼亚的殖民者免于饿死。美国学者摩尔根...     详情>>
来源:《植物杂志》 1987年第03期 作者:梁宁森
2.玉米传入中国和亚洲的时间途径及其起源问题
游修龄
<正> 玉米原产美洲是没有疑问的。一般都把玉米传入亚洲的时间定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和玉米一起传人亚洲的还有蕃茄,烟草、南瓜等作物。中国历史上记载玉米的时间绝大多数是在1492年以后,为哥伦布之后传入说提供了证据。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扩展,特别是新旧大陆在哥伦布前文化交流...     详情>>
来源:《古今农业》 1989年第02期 作者:游修龄
3.从玉米、番薯、马铃薯的传入看外来农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
鄭南
16世纪以来,约近30种可食性美洲植物品种相继传入我国,尤其是其中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品种的扩布,其影响更是重大深远。作者将这一历史阶段性现象称之为"美洲作物涌入中国"。本文从饮食史、中外食事交流史的视域展开,侧重讨论了美洲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饮食生活、食物结构、人口增长、生态环...     详情>>
来源:《留住祖先餐桌的记忆:2011'...》 2011年第期 作者:鄭南
4.清代直隶烟草经济研究
刘煜泽
烟草原产美洲,明末清初传入直隶,而后迅速在省内广泛传播,全省先后皆有种植,随之产生较发达的烟草加工业。清代直隶烟草业以昌平、易州、雄县等地较为发达,烟草总产量较高,然由于北京市场的存在,直隶所产烟草多为供应北京消费,另又需从山东、东北等地区大量输入。本文使用地方志、笔记、税关、...     详情>>
来源:《农业考古》 2018年第06期 作者:刘煜泽
5.清代宫廷眼镜文化研究
邵晴
学界对于中国古代眼镜来源有两种观点,其一为:我国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眼镜。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中便有记载。其二为:眼镜最早出现于1289年的意大利佛罗伦萨,15世纪初,早期欧洲的眼镜曾通过海路或西北地区的陆路传入中国。本文主要以第二种说法作为研究的基础。     详情>>
来源:《明日风尚》 2016年第20期 作者:邵晴
6.清代宫廷眼镜研究
毛宪民
一.眼镜在中国的简要历史 “眼镜”是用以矫正视力或保护眼睛的简单光学器件,它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舶来品,正所谓:“古未有眼镜,至有明始有之,本来自西域。”[1]西方制作的眼镜片均为玻璃制品,其在明代宣德年间传入中国。 沈从文先生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     详情>>
来源:《文物世界》 2002年第01期 作者:毛宪民
第6章 证据四:西方传教士在中国
1.论清初传教士与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以顺康两朝统...
刘丽君
<正>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上半叶,由于对东方财富的热切向往,西欧国家积极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者、商人及许多传教士相继踏上东方之旅。明末万历年间,意大利籍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为古老的东方大国再次带来了信仰迥异的宗教。1后利玛窦经过数年的不懈...     详情>>
来源:《新远见》 2012年第03期 作者:刘丽君
2.清初中西科学交流的一个非宫廷视角——法国耶稣会传教士...
吴蕙仪
清初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殷弘绪在华四十年,其撰著数量和涉猎范围均为清代在华耶稣会传教士翘楚,在科学史领域地位尤其重要,但其一生未在宫廷服务,未与中欧学术机构建立联系,并始终立足民间,奉行自下而上的传教策略。殷弘绪生平分为里昂时期(1683-1699年)、福建-江西时期(1700-1719年)、北京时期...     详情>>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第06期 作者:吴蕙仪
3.明末清初西方来华传教士与西学东渐
崔西平
16世纪中期,随着西方的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东西方文明交流迎来新的契机,自1583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入华以来,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科学与文化艺术传入中国,掀起了一轮西学东渐的高潮。本文通过分析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的情况,对这一次西学东渐做简要评论。     详情>>
来源:《中国市场》 2013年第29期 作者:崔西平
第7章 证据五:清朝皇帝学习西洋科学知识
1.清代康熙、乾隆时期的科学实验
李迪;白尚恕
<正> 我国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政府集中了一批中外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当时的许多研究都是属于科学实验性质的,如仪器制造、测定数据、测试、药物研究等等,而且有的规模很大。为叙述方便起见,我们将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时期进行论述。     详情>>
来源:《自然辩证法通讯》 1981年第06期 作者:李迪;白尚恕
2.康熙的科学精神:曾亲自校改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钟源
<正>康熙皇帝自己很有科学精神,也非常好学,他一直让张诚和白晋来教他数学,张诚和白晋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翻译成满文和汉文,可他们毕竟是外国人,翻译过来的文字不是特别雅驯,康熙用朱笔再亲自校改,所以他系统地学习过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有着很好的立体几何的知识。康熙在少年时期就...     详情>>
来源:《科学大观园》 2017年第03期 作者:钟源
3.康熙皇帝与科学
徐超
<正>每每谈到康熙皇帝,人们总是对他的文治武功——削平三藩,巩固统一;亲征朔漠,和善蒙古;统一台湾,开府设县——津津乐道,赞叹不已。其实,康熙还称得上是一位科学家皇帝,与历朝历代帝王相比,康熙的科     详情>>
来源:《科技导报》 2009年第14期 作者:徐超
4.浅谈康熙与西方科学技术
朱有铭
<正> 清初的第二代皇帝——康熙(康熙二字系指和平的意思),先后在位六十一年(1662—1722年).他君临天下时间之长,为秦汉以来中国历史上所仅见。康熙在位期间,他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其个人的才能,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对外坚决抗击了外国殖民者的侵略,对内平定了强将吴三桂、耿...     详情>>
来源:《学术论坛》 1990年第03期 作者:朱有铭
价格:¥15.00

书评

0/400
提交
以下书评由主编筛选后显示
最新 最热 共0条书评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